上升几十分到一百分都是有可能的,重在坚持不懈
重庆时报讯(记者高敏实习记者叶婧) 高考前的第二次调研考试(二诊)已过了半个月,在高三家长QQ群里,有不少家长反映,孩子进入了复习“疲软期”,似乎失去了斗志。对此,专家认为,这时学生一定要调整好心态,从“二诊”到高考成绩仍有上升空间。
“二诊”水平不针对个体
“我家孩子‘二诊’考了450多分,比以前有了不小的进步,我们希望他能再接再厉,但孩子说自己的成绩也就那样了,‘二诊’的成绩和高考的成绩差不多。”一位家长在群里说。同时,群里也有不少家长都认为,“二诊”的难度与高考差不多,这次考试的成绩,也体现了高考的水平。
“‘二诊’的水平与高考的水平差不多,是针对集体而言的,如一个学校的上线率等,但不针对个体而言。”南开中学高三的班主任闻武权提醒家长和同学们,距高考还有一个月的时间,对个体而言,“二诊”到高考的成绩,上升几十到一百分都是有可能的,重要的是坚持不懈。
不应逃避自己的问题
“这两天放假,没想到孩子只知道上网、看电视,叫他看看书,他居然说复习会影响他心情。”一位家长向大家讨教解决办法,“这种状态,如果持续到高考,就麻烦了。”
“像这位家长反映的情况,说明学生已经在打退堂鼓了。”闻老师认为,可能是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扎实,越复习发现的问题越多,这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,不要逃避复习时发现的问题。“强化已经懂了的内容,对于发现的问题,能搞懂多少是多少,争取把中档题目的分数抓住。”
调整心态 轻松应考
一位家长谈到自己的经历,“大考前,女儿特别紧张,压力很大,要求父母到学校来和她一起吃饭,吃完饭女儿还要求老爸陪她打篮球,晚上打了两个小时,结果,女儿考得出奇的好。”
“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,越放松考得越好。”闻老师说,一般这部分学生是该掌握的内容都掌握了,他们已经准备好了考试,就等调整好心态,正常发挥了。“个体不一样,放松的方式也不一样。”
高三家长QQ群